VPSA制氧機
制氧機是以空氣做質料,出產氧氣(或液氧)、氮氣(或液氮)和氬、氖-氦、氪-氙等混合氣體的一種成套設備。
開展方向
變壓吸附別離技能被發(fā)明以來,廣泛地應用于氣體混合物的別離精制。
首先,1958 年,Skarstorm 申請zhuanli并應用此技能別離空氣。同時,Gerin de Montgareuil 和Domine 也在法國申請zhuanli。兩者的差別是,Skarstorm 循環(huán)在床層吸附飽滿后,用部分低壓的輕產品組分沖刷解吸,而Gerin-Domine 循環(huán)選用抽真空的方法解吸。
1960 年大型變壓吸附法空氣別離的工業(yè)化設備建成。
1961 年用變壓吸附別離工藝從石腦油中收回高純度的正構烷溶劑,并命名為Isosiv 進程,1964年完善了從煤油餾分中收回正構烷烴的工藝。
1966 年利用變壓吸附技能提氫的四塔流程設備建成,20 世紀70 年代后選用四塔以上的多塔操作,并向大規(guī)模、大型化開展。
1970 年又建成別離和收回氧的工業(yè)化設備,用于環(huán)保工業(yè)污水處理生化的需要。同時被廣泛用于從石腦油中提取正構烷烴,再經異構化,將異構化產品加入汽油餾分中,以進步其辛烷的Hysomer進程。
1975 年試制成醫(yī)用富氧濃縮器,1976 年開發(fā)了用碳分子篩變壓吸附制氮的工藝并工業(yè)化,隨后選用5A沸石分子篩抽真空制氮工藝。到1983年德國推出功能制氮用碳分子篩。到1979年停止,約有一半的空氣干燥器選用Skarstrom 的變壓吸附工藝。變壓吸附用于空氣或工業(yè)氣體的干燥比變溫吸附更為有效。1980年開發(fā)了快速變壓吸附工藝(又稱為參數泵變壓吸附)。
應用領域
冶金業(yè):
電弧爐煉鋼,高爐煉鐵富氧,豎爐富氧助燃
有色冶煉業(yè):
鉛冶煉,銅冶煉,鋅冶煉,鋁冶煉,各種爐窯富氧
環(huán)保業(yè)
飲用水處理,廢水處理,紙漿漂白,污物生化處理
化工業(yè):
各種氧化反應,臭氧出產,煤氣化
其它產業(yè):
發(fā)酵,切開,玻璃爐窯,玻璃爆口,空調,垃圾焚燒
醫(yī)療業(yè):
吸氧吧,氧療,體育保健
水產業(yè):
海、淡水飼養(yǎng)
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,如有問題,請與我們聯(lián)絡!